2017年度江西金融10大亮點
2017年,江西金融實現“三個歷史突破”,注定在我省金融改革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全省本外幣各項新增貸款突破4000億元,直接融資規模突破3000億元,保費收入突破700億元。近日,省政府金融辦聯合江西日報社共同評選出“2017年江西金融十大亮點”,以饗讀者。
9月26日,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總結過去五年金融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個時期金融工作,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金融工作會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主要領導強調,要按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遵循金融發展規律,轉變金融發展方式,優化金融市場體系,完善地方金融監管機制,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著力防范和處置金融風險,著力深化金融改革創新,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省政府主要領導指出,要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以深化金融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抓手,以防控化解金融風險為保障,促進經濟與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12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四大任務。
6月23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印發《江西省贛江新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標志著贛江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正式獲批。贛江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是全國五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之一,也是中部地區唯一一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贛江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是我省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是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重大舉措,也是我省深化金融改革、推動江西金融產業差異化、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自試驗區正式獲批以來,省直各相關部門、贛江新區和全省金融系統以打造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為目標,以高規劃為引領、以抓項目為支撐、以優服務為保障,積極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各項任務,創出特色、取得實效、形成示范。10月印發《江西省“十三五”建設綠色金融體系規劃》,11月出臺《關于加快綠色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12月通過《贛江新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實施細則》,初步構建起綠色金融發展“四梁八柱”政策框架。全力打造“綠色金融示范街”,目前有17家商業銀行、5家保險公司、4家網絡小貸公司、8家交易平臺等落戶和準備落戶新區。九江銀行設立了綠色金融事業部,興業銀行、北京銀行準備在贛江新區設立綠色支行,人保財險在贛江新區設立了綠色保險創新實驗室。贛江新區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達6家;新增96家企業在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展示,掛牌展示的企業總數達117家。制定《江西贛江新區綠色保險創新試驗區建設方案》,全面啟動了贛江新區綠色保險創新試驗區建設。
為策應全省“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幫扶企業發展的本質要求,省政府金融辦聯合江西“一行三局”、省工信委等省直部門以及各設區市政府,連續兩年深入開展“百家銀行進千企”政銀企對接活動,2017年累計舉辦11場“百家銀行進千企”政銀企現場對接會,成功對接融資項目2006個,授信總金額2954.5億元。組織全省23家銀行掛點聯系104個工業園區,在各工業園區設立金融服務站,實現銀行和園區雙向全覆蓋,為促進政銀企三方在更廣領域、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互利合作開創了良好局面。同時,研究出臺一系列金融支持家禽業應對H7N9疫情的政策措施,協調金融機構為74縣962戶家禽企業發放貸款5.16億元。印發《關于開展貸款中間環節收費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對違規收費情況開展專項整治活動,累計檢查機構510個,檢查信貸業務25.9萬筆,清理不合理收費856.1萬元。落實幫扶困難企業“四項制度”,推動地方政府設立102支倒貸基金,基金規模達到79.4億元,累計為11959家企業倒貸1023.3億元。
對標中央、省委工作部署,深入推進我省金融精準扶貧攻堅工作。制定出臺《江西省金融扶貧工作規劃》《江西省金融精準扶貧政策效果評估實施細則》《江西省產業扶貧貸款貼息管理(暫行)辦法》,草擬《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提請以省政府名義印發。以農商行、農業銀行和郵儲銀行等涉農機構為主力,將全省有扶貧任務的1532個鄉鎮進行分片包干,確保信貸支持與金融服務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大力開發各類金融扶貧產品,在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搬遷扶貧、光伏發電扶貧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推動全省25個扶貧重點縣設立金融扶貧風險補償基金23.8億元,小額信貸累計貸款金額75.9億元,惠及16.62萬戶貧困戶。2017年以來,全省累計發放金融精準扶貧貸款699.1億元。至11月末,全省精準扶貧貸款余額1338.3億元,較年初增長59.5%。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余額96.9億元,較年初增長51.2%;25個貧困縣各項貸款余額2915.6億元,較年初增長19.2%。搶抓資本市場扶貧“窗口期”機遇,積極開展“一司一縣”扶貧對接,24個國定貧困縣全部與證券營業機構完成了扶貧對接,國定貧困縣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20家,146家優質擬上市企業入駐貧困地區。
2017年,我省新增同和藥業、新余國科等6家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全省境內外上市企業增至61家,成為近10年來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年份。同時,全年新增南方鍋爐、中贛新能等34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新三板掛牌企業增至169家。沃格光電等5家企業在中國證監會審核,志特新材等21家企業正在江西證監局輔導備案。
全年企業直接融資規模突破3000億元,達3187.2億元,同比增長15.1%,再創歷史新高。近年來,我省直接融資持續快速增長,先后突破1000億元、2000億元、3000億元大關,并在中部地區率先實現融資品種、承銷機構和發行地區的全覆蓋。
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綜合金融平臺功能日益凸顯。2017年,掛牌展示企業突破4000家,達4665家,總股本890.2億元,超額完成省政府目標任務。同時,通過掛牌貸、股權質押、私募可轉債等方式幫助573家企業融資194.3億元;孵化輔導50余家企業,其中3家成功掛牌新三板;實現全省農商行股權集中登記托管全覆蓋,累計登記托管企業220家,總股本332億股;舉辦“江右梧桐聚會”、企業路演展示,覆蓋省內11個設區市1500余家企業,輔導路演項目154個,41個路演項目與全國3200家投資機構對接,達成投資意向企業15家。
積極推動“小貸銀保通”工作、科技保險試點、建設工程綜合保險試點。引進泰康保險集團、平安保險集團等機構融合江西綠色生態元素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整合資源在紅谷灘建設養老產業園。積極推進“險資入贛”,不斷更新完善項目庫,及時推送優質項目,先后協調太平洋資產、平安好醫、人保資本與省內重點建設項目開展合作,大力推動太平保險集團公司、泰康保險集團公司落實與省政府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引導險資參與興鐵投資基金、贛鄱珍奇植物園、健康養老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全年引入保險資金規模突破200億元,達到203.5億元。
建設基于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的非法集資監測預警平臺,在全國率先建立1225個非法集資信息銀行監測點和全省統一非法集資舉報電話——961555,積極推進防范非法集資網格化管理試點,建立完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防早防小成效初步顯現,實現新發非法集資案件數量連續三年下降。建立重點企業金融風險早期識別機制,提前防范重點企業的銀行債權違約風險。全面開展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回頭看”,清理一批違規交易場所及其會員、代理商、授權服務商,有效凈化要素交易市場環境,得到部際聯席會議充分肯定。深入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一批違規P2P網絡借貸平臺和無證支付機構,大力整治違規網絡小貸業務,促進我省互聯網金融規范發展。積極穩妥做好江西賽維銀行債權風險處置。
我省堅持把培育壯大地方金融業作為做大做強金融業的重中之重,立足實際,外引內建,多措并舉,3年來相繼組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近20家,省級法人金融機構實現銀證保三業全覆蓋,“金融贛軍”逐步成形并迅速發展壯大。2017年末,“金融贛軍”總資產規模突破1.6萬億元,其中由地方實施監管的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典當、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七類法人機構數量達600余家,注冊資本超過530億元。
2017年,省政府金融辦堅持將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與各項金融改革發展工作緊密結合,“放管服”改革工作展現出五大亮點:一是率先實現行政審批事項歸并,實現“一窗辦理”。二是持續精簡優化審批工作流程,做好“全程化服務”。受理事項實行“一次性告知”,企業和群眾能夠“一次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超過70%。三是以政務公開推動簡政放權,實現“進度上網”。四是創新監管手段,運用科技手段消除“監管真空”。建立全省交易場所統一監測管理平臺和集中登記結算系統,初步實現了對全省交易場所交易流、資金流的實施監控。五是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監管“力量集成”。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日常監管機制,加強現場檢查并強化社會公眾監督。
人才工作獲新平臺。獲批成為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省“雙千計劃”金融類人才評審平臺。
人才培育有新局面。協調推動47名干部到省級金融機構和鷹潭、萍鄉、宜春、吉安開展雙向掛職交流,掛職地區與機構、掛職干部類別與數量均比往年有新突破。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脫貧攻堅和原蘇區振興計劃,對全省工業園區主任、國家貧困縣、原中央蘇區縣分管金融副縣(區、市)長、設區市園區辦主任、金融辦主任、金融機構黨務工作負責人等245人進行專題培訓。收集、建立江西金融人才信息庫。
人才申報有新進展。兩次召開金融系統人才工作專題部署會議,發動各地各金融機構組織做好國家“千人計劃”和省“雙千計劃”動員宣傳與推薦申報工作,參照省人才工作專項述職做法,把人才工作列為金融機構支持服務地方績效考核內容。
人才服務有新載體。依托江西銀行設立江西人才服務銀行,為我省各類人才提供多元化、專業化和精準化金融支持與服務。
智庫建設有新亮點。邀請省外金融專家學者到江西進行調研座談指導,舉辦首期“紅谷灘金融論壇”、贛江新區綠色金融發展大會暨高峰論壇,為江西金融發展出謀劃策。
(來源:江西金融)